国外营地行业发展至今已有160年之久,作为营地发展起源之一的美国已拥有具有全球营地行业影响力的领先营地连锁运营机构,即KOA(Kampgrounds of America)。本篇《中国营地投资发展蓝皮书》深度解读文章以澎润研究院独创的STEEP模型为分析视角,将KOA作为国际营地行业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探寻国外营地运营商的成功发展经验,看“过来人”是如何乘风起航,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中持续保持行业“领航人”地位。
资料来源:澎润研究院
# SPACE – 特许经营是商业版图扩张的“助推器”
KOA(Kampgrounds of America,之后简称“KOA”)是目前美国最大的连锁营地运营商,其所属营地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地区,以美国为主,少部分KOA营地分布在加拿大和墨西哥。
在美国,KOA所经营的营地几乎随处可见。营地的位置设置遵循两大原则: 1)沿国道或各州/城市的主干道设立; 2)在国家公园/知名风景区周边设立。
特许经营模式是KOA发展至今延续下来的主要扩张模式,通过严格的合作伙伴筛选机制和标准化的营地专业培训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KOA让其具有代表性的 “黄衫军”成为美国营地文化中一道代表热情、亲和与友善的风景线。
KOA“疯狂”扩张的第一个十年不仅依靠特许经营模式走在营地行业发展的前列,同时,1969年,在营地规模上高速增长的KOA乘胜出击,果断上市,借助资本化运作方式促使其商业版图得到进一步扩张。KOA在最佳的发展时机开始资本化运作,既助力其在营地行业中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也让资本化运作成为营地行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2-1982年是KOA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其所经营的营地数量进一步增加,并于1982年达到营地物业数量顶峰(900个左右的营地物业数量)。受20世纪70年代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影响,900个营地物业中的200个营地物业在波动的经济大环境下被“优化”退出市场。也是在这一时期,KOA的“掌舵者”们意识到,资本化运作并非营地扩展的万能钥匙,特许经营对于KOA的未来发展来说更有价值。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在华人Oscar L. Tang收购KOA后,KOA退出资本市场再次成为一家私有化企业,并更加专注于营地管理、营地人员培训与相关产品研发,以标准化的营地产品、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以及智能化的营地管理系统持续保持全球营地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截至2015年,KOA所拥有的营地物业数量稳定在五百多个,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为主要布局区域。特许经营仍然是KOA营地商业版图的主要运营模式,在现有的五百多个营地中,90%左右的营地物业正在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运营,真正属于KOA的自营营地在其所拥有的营地物业总数中的占比不足10%。